【重庆教育新闻:弘扬传统文化,喜迎端午佳节——綦江职教中心端午节主题教育活动】归教网
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,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、一个文化符号,更是一条凝结着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。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,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,培育家国情怀,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,丰富节日文化内涵,更好地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功能,使全校师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生活中,2022年6月1日,綦江职教中心分专业部开展“我们的节日·端午”主题教育活动。
浓情端午“粽”享时光
职教中心党委书记、校长王孝强带领党委成员朱昌涛、杨淋宇、张永、曹永林、蔡庆来到康德城校区,与康德城师生一起包粽子迎端午,让大家体验包粽子的乐趣,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。折粽叶、装糯米、放馅料、裹扎绳,行云流水、一气呵成,一点也不含糊。尽管大家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,但大家都用心投入,三五人围成圈,相互指导,相互学习,欢声笑语在食堂里回荡。经过大家的辛勤劳作,形态各异的粽子出炉,香喷喷的粽子味道飘满整个食堂。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学生们认识到了平日里的普通事物背后都隐藏着不平凡的劳动,他们纷纷表示,在今后定要珍惜粮食,珍惜劳动,传承优秀传统文化。
特别的“艾”给特别的你
旅游专业部学生来到操场,由徐娜老师带领体验制作“艾草”香囊。徐老师详细向大家讲解香囊的医用及佩戴价值,并结合现阶段的疫情防控,讲解了端午香囊预防流感等疾病的功效,引导大家了解香囊的具体用途。大家默契分工,一个个粽子形状的香囊很快就展现在大家面前了。大家往香囊里装入艾叶、丁香、白芷、川芎、藿香等具有不同功效的中药,一个个立体饱满又精致的粽子香囊就完成了。不一会儿,活动现场就弥漫着香囊清幽典雅、沁人心脾的香气。同学们将亲手制作的香囊送给老师,送去端午问候。通过此次制作、赠送香囊的活动,学校希望同学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,能够在所学专业技艺上更上一层楼,技能成才,技能报国。
翰墨飘香迎端午
以书画为媒,喜迎端午。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营造浓厚的端午节文化氛围,同时激励同学们对书法学习的兴趣,大数据专业部的同学来到操场,与教师代表周永灿、母世彬、王静一起共沐墨香,感受传统文化魅力。一张张宣纸上留下了“学而不厌”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”“宁静致远”“天道酬勤”等墨迹。一幅幅刚劲有力、意境悠远的书法作品为即将到来的节日献上了一道文化大餐,令现场观看的师生赞叹不已。此次活动,既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之余收获一份自我动手、自我创造的成就感,也让大家更好地体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诗词歌赋忆屈原
千百年来,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广泛深入人心,故人们“惜而哀之,世论其辞,以相传焉”。在民俗文化领域,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,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。21航1举行了诗词歌赋忆屈原主题班会,了解了端午节由来与传说、端午节习俗,吟诵了端午节诗选,《端午》《七律.端午(老舍)》《节令门.端阳》等不绝于耳。同学们品尝着学校发的粽子和咸蛋,感受了浓浓的端午气氛,感恩伟大的祖国,感恩学校,祝福祖国国泰民安,祝福学校明天更辉煌,立志技能成才,技能强校,技能报国,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中。
学校将以端午节系列活动开展为契机,进一步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相融合,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结合全国文明城区的创建、劳动教育的开展等工作,把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其中,坚定学生文化自信,从而激发学生爱党爱国情怀,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。
(文/陈露)
文章发布时间与标签:
标签: | 教育 | 活动 | 中心 | 主题 | 新闻 | 文化 | 传统 | 弘扬 | 职教 | 重庆 | 喜迎 | 端午 | 綦江 | 端午节 | 佳节 |